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、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“希望乡亲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用自己的勤劳双手,加快恢复重建,推进乡村振兴。”主题教育以来,无极县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,发动党员群众“一起干”,变“你和我”为“我们”,从“要我做”变成“我要做”,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。
11月15日,走进无极县南流乡南俱佑村,违章建筑拆除、道路硬化、拓宽,一番忙碌景象,机器轰鸣,运料车来回穿梭,党员群众正忙着平整路面,一旁的混凝土车辆正在浇筑混凝土.....一条崭新、平整的水泥路展现在群众眼前。
“修缮门前路,关系着我们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,我们大家都支持,村里不论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是二十岁左右的小年轻,大家都积极投工投劳,没有一句抱怨,好久没有看到村里这么团结了。”村民张换林激动地说,“这条路可是我们村里自己筹钱修的,路修好了,下雨天出门再也不怕了。”
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两脚泥”曾经是这条道路的真实写照,为解决群众的烦心事,南流乡南俱佑村通过“一事一议”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,采取“党支部引领,党员干部、群众自筹”的方式修缮该道路。在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引领鼓励下,村民们踊跃投资投工投劳,主动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。截至目前,群众自发筹集资金14万元,硬化道路长度2000米,拓宽路面8500平米,拆除私搭乱建37处,清理杂物80车次,惠及村民百余户。
“我们”最有力量。当参与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,共建的意识便悄无声息地开枝散叶。在无极,像南俱佑村这样的事例,每天都在发生。大陈镇泊头村、东东侯村结合自身实际,充分发挥村内的资源优势,在建设过程中所有材料都就地取材,利用拆违的旧砖铺设3个广场,节约了成本,方便了群众,美化了环境;为了解决资金困难问题,七汲镇东汉村还积极引导村民有力的出力,有钱的出钱,有物的捐物,激发广大村民自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,用小投入取得了大成效;北苏镇新城村、张段固镇耿家庄村、东侯坊镇南朱村,全民动员,每家每户都自发派人参与人居环境义务整治,修整道路、砍除杂草、绘制文化墙……
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要体现农民主体地位,更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。在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中,无极群众由“旁观者”变成了“参与者”,由“要我干”变成了“我要干”,干部和群众正在用自己的勤劳双手、用不胜枚举的小事、实事,让点滴“小心意”汇成“大家”的“大幸福”。
如今的无极,全县上下一盘棋,主要领导带头干,干部群众一起干,一幅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无极大地徐徐展开。